|
高仿字画馆 |
电话: |
传真: |
邮箱:
admin@126.com |
地址:
北京荣宝斋大厦 |
|
|
| |
致书画纵横公众微信用户的一封信 |
发布时间:2014/7/13 | 浏览次数:462 次 |
自书画纵横网公众微信平台推出到今,3个月订阅突破2000,这是值得纪念的日子。从“联接到连接”,一个全新的时代。因为您的认可,我们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此,我以书画纵横网创始人的名义对您的关注、支持表示深深的感谢!
今年,幸逢书画纵横网创建10周年,从过去累积资源到今天有序整理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介给您,我和您一样,缘于书画的情结并热衷于书画的志趣,我们共同感知着对中国书画文化的敬畏同时也享受着书画艺术魅力带给我们精神快乐。与此同时,我们默默传承着中国书画文化的正脉。
书画纵横网的10年,是数千书画纵横建设者的无私支持默默奉献才共有的中国书画资源基地。同时,得助也聚集了很多当代书画领域的学者、书画家以及一些名士高隐,得到了他们肯定、支持、鼓励和期待。曾经,我们从出版物扫描,从黑白到彩,色再到原色,由大图到精图,从官方到私藏,从国内到海外,2009年始,坚持书法和绘画并举,我们所做的对中国美术史和书法史文献而言,或只是一个草稿。
过去,我们以人物、时代,或以类别试图把这些文献归纳梳理,先后举办过近70个大型网络专题展。但终觉交叉、混乱又不便于分享传播。
随着微信平台的推出,书画纵横框架基本形成,自先秦至清代以人物建馆,以经典作品独立成章,附之于当代建官网为基础汇集重要展览会存纳书画文献。而今已经奠定了基础并有了一个可喜的局面。
或许您会疑惑我们所发布的书画资源多数是耳熟能详又耳目一新的,徒生亲切。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呢?这些基本是一些既不写字也不画画的书画纵横的“图痴”创造的。他们对书画只是朴素的一种情节,在工作生活之余把美国、英国、法国等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网上所能见到的中国书画先剪裁成一个个碎片,然后数百个数千个的这样的碎片拼结成一张图,有的需要数天,有的余月。这样的文献目前存图近2万张。
值得一提的是,身为书画纵横创始人的我,是一个水利工作者,有今天的书画纵横网,跟您一样,在工作、生活有着精神向往。陪同我一起守护书画纵横的还有一个福建的老兄,早年是一名下岗工人,只上过初中。对书画,我们都是门外汉!所以这样说,书画纵横的今天无比艰辛,又在能力、专业方面充满无奈,加之书画纵横在甘肃天水,太多条件又先天不足。我们能做的就是坚持,没有放弃也没有抛弃!
三月初,香港一家公众微信发布了“西狭颂”内容,当我看到图片都来源书画纵横网,而且是我亲手拍的原石照片,突感我们没把工作做好。就在当天“经典回顾“第1期:东汉大开通推出!
是的,大开通!
今天,由于您的订阅,激励也树立了我们更好为您服务的态度。我们期待着书画纵横公众微信平台成为您书画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期待着您的意见和建议。
书画,让我们多彩!
书画,让我们更中国!
杨新国于甘肃天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