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字画馆商城 TOP
 字画拍卖
 字画知识
 书法纵横
 名家风采

 联系我们
 高仿字画馆
 电话:
 传真:
 邮箱:
admin@126.com
 地址:
北京荣宝斋大厦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书法纵横
“津派国画”
发布时间:2014/11/6 | 浏览次数:779 次
以“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天津作品展”在北京展出为契机,引发出国内外画界有识之士对“津派国画”的关注和探讨 ,使“津派国画”在当今画坛突现出整体实力,为“ 津派国画”进一步扩展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艺术影响开辟了广阔前景。
  笔者1989年应邀为天津地方志编委会主草《天津简志·第八章美术》时,提出“卫派美术”(即“津派美术”、“天津画派”)的学术定位,得到天津美术界、史志界及市委领导同志的一致认同,被写入正式出版的《天津简志》之中 。2000年 10月应邀参加“《中国天津画院美术作品集》首发式”,笔者在祝贺性的发言中突出提出“津派国画”这一学术命题,得到天津市老领导石坚、陆焕生等人的赞同和支持。但就天津及国内外美术界而言,并没有引起对“津派国画”足够重视。直到此次天津当代国画优秀作品晋京展览,通过全国政协举行的研讨会和天津市政协举办的研讨会,通过《天津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展画集》的隆重出版,“津派国画”的学术定位才得到广泛认可,“津派国画”受到美术界和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大大增强天津画家自信、自强和自豪的心理素质,真正抖擞起“津派国画”的雄风胜概。
  一、“津派国画”源流
  天津地区早在一万多年以前 ,已经有人在这里劳动生息。大量彩陶动植物纹样带有远古绘画特质,生动传达出天津地区先民的审美意识。天津地区历代都出现过卓有成效的画家,如汉代徐邈、宋代燕肃、元代李衎、明代项嘉谟等人。岁久弥珍的是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壁画。1972年修整观音阁时,在阁内四壁意外地剥出十六罗汉和两天王壁画。壁画人物的神采风度与体态衣饰皆精湛绝伦。考古工作者通过壁画多处重层痕迹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观音阁壁画的最初绘制当在元代以前。明成祖朱棣将元代“海津镇”改称“天津”,明示“天子渡口”之意。天津作为“河海之冲”与“畿辅首邑”筹饷调兵,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冠盖往来,商贾去集。达官显宦与名人才俊无不在天津流连忘返。书画大师文徵明于嘉靖五年(1526)十月辞官返乡,取道天津,滞留达四个多月,吟诗44首 ,创作《观泉图》、《乔林煮茗图》等多幅国画。
  清初放宽海禁,各国商品源源不断涌入天津。津沽首创日光晒盐,使盐产量空前剧增,一批盐商成为富豪。天津出现了中国最早经办汇兑的票庄和近代银行,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金融中心。富甲一方的盐商急于改换门庭,他们筑造园林,延揽高人才士,吟诗作画,使天津成为全国书画家施展才华的乐园。盐商张霖的问津园和其弟张霔的帆斋是康熙年间南北画家的雅集之所。书画大师石涛及赵执信、吴天章、朱彝尊、洪升、方苞、沈一揆等人皆受到张氏兄弟的盛情款待,诗文书画的因缘佳话流传至今。乾隆年间查氏水西庄更是盛清文人画士的荟萃之地。乾隆皇帝四次驻跸水西庄,赐题“芥园”和御诗。名公巨流如张照、赵执信、吴廷华、陈元龙、厉鹗、杭世骏、沈德潜、袁枚、董邦达、恽源浚、查慎行、万光泰、朱岷、徐芝山、陈鹏年等人皆驻足于此。袁枚将水西庄与扬州“小玲珑山馆”和杭州“小山堂”等名园相提并论,誉为乾隆年间京杭大运河的三颗明珠,查氏家族自此以诗画传世,时人赞查为仁,认为“有清一代,开津沽之风雅,为仁有力焉”。乾隆十九年(1754)冬季,山水画家金玉冈与陈立夫、高青畴、杨子坚、张竹房等人结成书画社,金玉冈任社长,这是记载中天津最早成立的书画社团。清代天津书画收藏宏富,安岐所著《墨缘汇观》是中国书画史上颇具权威的鉴藏专著。
  从风格传派上分析 ,清初至清中后期的画家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是宗法清代统治者一直奉为“正宗”的“四王吴恽”的画家。代表画家有陈靖、王成烈、毕绍棠、王汝成、王玉璋、华省香、梅振瀛、杨光喧、樊彬、沈铨、恽源浚、恽兰溪等人。此类画家人数最多,致使四王派山水与恽南田派花卉风靡一时。第二类是取法石涛“借古开今”和扬州画派张扬个性的画家,代表画家有金玉冈、朱岷、蒋缨、田雪峰、吴人骥、金子衡、梅承瀛、李绂麟、郭昆、金镕等人。第三类是承继宋元以来文人画传统的画家。代表画家有查为礼、胡忠祯、徐文山、余尚炳、周栻、杨一昆、陈珍、张孟皋、辛樾、孟毓梓、穆楚帆、孟继壎、张若村、尹溎、高继珩、阎至易等人。
  二、“津派国画”奠基者
  “津派国画”与“京朝画派”、“海上画派”一样,肇创于晚清至民国初年。张兆祥、李叔同、徐世昌等人,可视为“津派国画”第一代画家。
  张兆祥(1852-1908),从师孟毓梓,私淑邹小山,恽南田,兼采郎世宁等宫廷洋画师的西画方法。常赴荷池花圃写生、借助照相技术,将恽南田没骨写生与西洋采光造型融为一体,开创中西绘画相融互济的新潮画风,奠定“津派国画”的基石。他为天津文美斋南纸局绘制《百花笺谱》,风行全国,是清末民初新潮花卉画的范本。其人物画与诗文才华也不容低估,所画人物便面《熙熙攘攘》及其题写的四段风俗诗流行一时,堪称晚清同情劳动人民与讥讽社会病态的力作。
  李叔同(1880-1942)世居天津。幼承庭训,深得天津鸿儒画家多方教诲,打下深厚的经史诗文及书画篆刻根基。1905年率先东渡日本留学 ,被日本《国民新闻》视为“ 有志于西洋的第一位中国人”。1911年学成返国,在天津高等工业学堂首开图案课,同时在直隶模范工业学堂任国画教师,最先掀起中国学堂美术教育新潮。1912年后他主要活动于南方,但对家乡书画界亲朋故旧联系不断,对“津派国画”的形成贡献颇多。李叔同最早引进西方绘画、美术教育、音乐教育、话剧、广告设计、画报编辑等文艺品类,为20世纪中西文化交融拉开了时代序幕。《中国民初画家》一书记载吕凤子对李叔同的评价:“严格地说起来,中国传统绘画改良运动的首倡者,应推李叔同为第一人。根据现有的许多资料看,李先生应是民国以来第一位正式把西洋绘画引介于我国,进而启发了我国传统绘画需改良的思潮,而后的刘海粟、徐悲鸿等在实质上都是接受了李先生的影响,进而为中国传统绘画改良运动的推行者。”
  徐世昌(1855-1939),号水竹邨人。其祖先自清乾隆年间移居天津。其七岁丧父,由母亲刘氏教养长大。清光绪八年中举,入翰林院,官至大学士、内阁副大臣。民国时期历任国务卿、大总统等职。徐世昌作为“北洋军师”,从天津起家,任大总统时倡导“文治”,组织晚晴簃诗社,创立“四存学会”,力主弘扬国学。策划并协助金北楼,周肇祥等人在1920年创建中国画学研究会。下野后回到天津做“租界寓公”的17年间,全力从事诗文书画活动,出任东方绘画协会驻中国方面会长。擅画山水竹石松树,画风清逸静雅。围绕其身边的官僚书画文人如梁士诒、叶恭绰、龙建章、朱启钤、刘春霖、熊希龄、蔡元培、樊樊山、金北楼、周肇祥、陈师曾、赵元礼、傅增湘等人穿梭于京津两地,为“津派国画”增添了“津京画系”的成分。也带动了退隐天津租界的官僚政客及前清遗老们挥写书画及结缘画家的社会风气。徐世昌重视结交国外痴迷中国画的画家,如美国福开森、英国朱尔典、日本渡边晨亩(入湖社、号晓湖)等人。加之当年天津俄、日、英、法诸国租界举办画展或请外国画家讲座,使“津派国画”诞生之初即带有开放性、包容性的明显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天津作为中国开放最早、外国租界地最多的国际大都市之一,较早受到西洋绘画影响,清嘉庆道光年间,孟毓梓的老师李绂麟即用洋红画牡丹了,周楚良《津门竹枝词》写到:“花卉端推李老桐,牡丹艳艳用洋红。”李绂麟、孟毓梓可视为“津派国画”之开蒙人物。另有晚年定居天津饮冰室的国学大师梁启超,1915年即参与北京余绍宋“宣南画社”活动与汤定之、陈师曾、萧俊贤、陈半丁等20多位书画名家切磋书画学问,其书画见解和艺术造诣也是形成“津派国画”的助力。此外,天津通河连海的地域特点,不仅较早出现中西绘画交融现象,而且南北绘画交融现象也极为明显。民国初年隐遁于天津租界的王公贵族、高官巨富和外国洋商掀起的“书画热浪”,使南北各地画家纷至沓来,如钱慧安、黄山寿、吴谷祥、姜颖生、司马钟、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溥心畲、彭晹、徐葆如、赵松声、陈缘督、松年、白宗魏、金梦石、祁昆等人进津鬻画,其中不乏落籍天津者,南北画家频繁交流技艺也是铸就“津派国画”的重要因素。
  三、“津派国画”六代人
  如果说张兆祥、李叔同、徐世昌、马家桐等人是“津派国画”第一代画家,那么其弟子们或与其弟子同辈的画家则为第二代画家,代表人物有刘奎龄、刘子久、陈少梅、张其翼、陆文郁等人。刘奎龄(1885-1967)是“津派国画”里程碑式的典范人物。他早年拜师张兆祥,追求渊静穆然的古典大家风范。后以恽南田没骨画法带入郎世宁西画技巧,同时广泛汲纳黄筌、徐崇嗣、林椿、易元吉、赵孟睢⑶淳佟⒘至肌⒙兰汀⒈呔罢选⑻撇ⅰ⒊鹗蹈浮⒒侣蕖⒔⑽⑼跣∶贰⒍」叟舻壤矣懦ぃ氐阊芯可蚰咸O笔意,结合写生,参用照相技法和摄影效果,创造出笔、色、水、墨灵妙交融的“湿地丝毛”技法,突现出物象的质地感、真实感和亲切感,将真善美融合到令人惊叹的高度,成为使中国古典工笔画嬗变为现当代形态的国画大师。其子刘继卣(1918-1983)承继家学,别具创造,将其工笔技法与泼墨或泼色的写意笔法相结合,破传统勾勒而用意笔速写,使物象生动传神,热情奔放而富于张力。刘氏父子画风影响了几代画家。刘子久(1891-1975)破除山水画陈陈相因的弊端,顺应新时代要求,在感受生活和领略自然过程中创作一系列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山水画,被誉为新时代山水画开路先锋,代表作有《支援前线》、《给军属拜年》等。陈少梅(1909-1954)所创《现代人物》、《江南春》等作品是尝试以传统技法表现现实生活的杰作。张其翼(1915-1968)1956年调入天津,其花鸟画承继宋元明清,注重写生感悟,在现代花鸟画坛独树一帜。陆文郁(1888-1974)师承张兆祥,善于依据植物自然结构创造花鸟形象,树立了艺术与科学契合的范例。同代画家有马家桐、沙用章、陈彝、刘克宽、刘小亭、苏吉亨、靳石庵、段无染、刘芷清、李鹤筹、李智超、徐宗浩、刘君礼、张寿甫、姜毅然、段履卿、萧心泉、李昆璞、黄士俊、陈麟祥、赵佩瑶、惠夷之、凌成竹、梁邦楚、胡定九、于止一、陆志青、马子亮等人。
  “津派国画”第三代代表人物有孙其峰、孙克纲、王颂余、萧朗、王学仲、梁崎、爱新觉罗·溥佐、赵松涛、穆仲芹、张德育、刘止庸等人。张德育1958年调入天津,其彩墨速写的现代人物画融中会西,生活气息浓郁,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产生了全国影响。代表作有《岭南风》、《铁堤》等,其他画家均属厚积薄发、大器晚成。他们根植传统,锐意创新,至80年代始以其独特艺术风貌在国内外画坛产生影响,致使天津成为海内外学子研习中国画的重要基地,如同一位韩国画家所说:“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在天津。”同代画家有阎丽川、吴云心、高镜明、张泊生、张映雪、王麦杆、郭鸿勋、刘云章、刘月芳、孟寒松、左月丹、孟乃立、慕凌飞、冯谦谦、夏明远、吴瑞臻、谢懿祚、黄耘石、刘维良、俞嘉禾、任清吉等人。
  “津派国画”第四代主要活动于90年代。这一代承前启后,名家众多,佳作如林,各具风貌,艺术影响达于海内外。其中代表性画家有白庚延、杜滋龄、杨德树、曹德兆、赵树松、于复千、王超、朱欣根、华非、朱帆、霍春阳、贾宝珉、陈冬至、吕云所、吴燃 、侯春林、韩文来、刘建平、史如源、阮克敏、郭书仁、王之海、何延喆、张洪千、谢梦、王錞、邓柯、邓开圯、马翰章、陈玉圃、秦克强、陈骧龙、纪振民、殷龙、王其华、张福龙、孙长康、孙贵璞、姬俊尧等人。
“津派国画”第五代功力扎实,勤学上进,渐成后来居上之势。何家英的现代人物画将中国造型理念与西画造型技巧融为一体,精谨微妙,富于激情,充满理想成分与梦幻情趣,为传统人物画向当代人物画转型,做出了画界公认的贡献。孙本长独创的新古典山水风情画将宋元山水画意与当代黄土高原的风俗人情结合一体。所作《河塬嫁女》意境深邃恢宏,包蕴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于1989年连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齐白石基金”奖、中日友好会馆大奖,创造了“一画连中三元 ”的奇迹,被叶浅予誉为“祖国的大好河山与民风民俗相衬托”的“天人合一的巨制”和“气象万千”、“动人心魄”的“佼佼上品”。代表性的画家有王美芳、赵国经、杨沛璋、颜宝臻、李永文、李孝萱、张永敬、王慧智、赵雪庵、孙青山、苗延荣、晏平、马寒松、赵栗晖、刘皓、姚景卿、申世辉、王书平、张温纯、王悲秋等人。
  “津派国画”第六代画家正在茁壮成长 。他们注重学习和探索,舍得花气力,用苦功,在师古人、师造化和借鉴西画的同时,进行大胆创新,贾广健、刘泉义、刘万鸣等人均能在国家级画展中获取骄人业绩。
  四、“津派国画”的地域特色
  论证一个画派的形成与发展,中外美术史论家早有经典性理论。在人类艺术史上,画派是比绘画风格更为复杂的艺术现象。绘画风格往往对画家独特的创作个性而言,而画派则着眼于画家群体。一般说,画派是一种历史的具体艺术思潮的产物,是具有地域性画家群体绘画风格的展现。所谓画派,通常指一定历史时代和地域环境中,一些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情趣和绘画风格相近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严密或松散的,且在绘画史上产生一定影响的绘画群体,这类画家集群,大都具有明确的艺术追求与较高绘画创作水准,通常由获得杰出成就和国内外普遍认准的画家作为代表性人物。“津派国画”具备经典画派理论所规定的全部特征,是中外绘画史上极为典型的富于地域特征的一个现当代画派。
  通过近百年六代画家不懈努力,“津派国画”形成稳定的艺术特征 。它不仅包容传统绘画美质,而且包容西方绘画、民族绘画的优长。同时包容中国现当代各地区画派的经验,具有深厚的传统性、广泛的包容性、鲜明的地域性、画格的多样性、淳朴的风土性、稳健的开放性和适时的流变性,具有远离庙堂学院气息的平民心性和古今文士散淡亲民的情怀。总起来看,“津派国画”凸现出天津现当代的文化品格,追求传统功力,讲究文化意蕴,注重生活气息,关照现实人生,抒写艺术情趣,充盈着创新活力和持续发展的潜能。与雍容华贵的“京朝画派”、纵横恣肆的“海上画派”、清劲秀润的“岭南画派”、质朴务实的“西安画派”相比,更具有兼收并蓄、雅俗共赏的地域特征。一般说来,“津派国画”朴实真诚而不矫揉造作,自然静雅而不藻饰浮躁,植根传统而不排斥西法,顺天应人而不妨碍文化品位,自强不息而不急功近利。画家们大多默默苦干,务本求实,相互理解,形成并自觉维护着适宜国画发展的地域环境和深广雄厚的人文基础。
  五、“津派国画”的瞻望
  “津派国画”形成虽早,起点也高,但长期没能受到海内外重视,原因在于前三代画家均以澹泊心境处世,不事声张或宣传,而津门富豪权贵多有贵远贱近的自卑心理。加之移民城市的画家们往往怀念祖籍而淡薄现居城市的心理,使许多长期定居天津的画家大量被祖籍收入画史。然而,“津派国画”才人济济,名家云集,兴盛不衰。岁久弥新,档次合理,后继强劲,在80年代弘扬国画的历史机遇中,终于使海内外有识之士为之叹服。
  在天津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今天,“津派国画”昌盛发展的地域优势和人才优势更为明显,国内外对津派画家的赏识与资助空前高涨,国内各级领导对“津派国画”的支持与宣传与日俱增,画家们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的艺术创新势头愈来愈大。三、四、五、六代老中青画家们衣钵相承,互有发展,具有稳健雄厚的实力和极为充足的后备力量,对中华民族文化有较为充分的研究,对传统绘画的继承与弘扬极为投入,并以充满时代精神的当代审美意识深入生活和从事创作,始终保持健康、蓬勃、饱满和积极上进的艺术心态,必能对传统国画向当代国画转型,使当代国画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民大众的具有社会主义时代特征的新国画,为重建当代国画的审美规范、推动中国画为现代化的精神文明建设,为人类健康发展,为世界艺术繁荣发达,做出天津画家应做的重要贡献。
  就当今中国画坛现状而言,“京朝画派”在20世纪形成的湖社画系、齐派画系、徐派画系三元一体的格局已经渐呈式微态势,昔日雍容华贵的气象正在被新潮改良所冲散。“岭南画派”在黎雄才、赵少昂、关山月之后,画派特征日趋淡化。“西安画派”成熟于四五十年代,当今领头画家刘文西等已经改弦易辙,力图创建“黄土画派”。从当前上海国画创作状况来看,“海上画派”的特征已被“多元无派”所替代。惟独长期被人漠视的“津派国画”一直顽强地固守地方画派的基本特征,正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毅力和韧性在一百年间日趋发展壮大,终于以众多名家力作令当今国内外画坛瞩目。以总体艺术实力而论,“津派国画”一定会迎来更为辉煌灿烂的未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中国的画马名家
0
版权所有 高仿字画馆   联系人:高仿字画馆   网址:www.gfmrzh.com
手机:13261696568   座机 :   备案号:京ICP备14013018号-1
关键词:高仿字画馆,高仿字画网,北京高仿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