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仿字画馆 |
电话: |
传真: |
邮箱:
admin@126.com |
地址:
北京荣宝斋大厦 |
|
|
| |
高仿字画对书画市场的影响力有哪些 |
发布时间:2014/12/16 | 浏览次数:539 次 |
本文来源于北京高仿字画馆www.gfmrzh.com
书画市场高仿字画当道 从事收藏几十年的刘文杰说,中国收藏经历了五次高潮,从宋朝到元朝再到清末及民初,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第五次收藏高潮。这一次与前四次有巨大的区别,画画的、倒画的、买画的,参与人数众多,市场上的画作流通量是前四次流通储量的3倍,参与的资金数目更是前所未有。中国绘画史上有两次书画发展的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宋朝;第二个高潮是清末民初,以徐悲鸿、黄宾虹、任伯年、齐白石、李可染、傅抱石为代表,他们的画作有些已经超越了宋朝。近现代书画也是中国拍卖市场上最热的拍卖门类,大多赝品也是仿制如上几位大师的作品。 高仿字画是如何搅热书画市场的 2008年,上海买家以253万元拍到一幅吴冠中先生的《池塘》,经吴老鉴定系伪作。 2012年范曾自曝,“现在市面上‘范曾’的画有500万张,而我每年也就画250张左右,照此计算,500万张我要画2万年,所以市场上99.9%的‘范曾’的画都是假的”。 齐白石书画是仿制品重灾区。著名学者画家、北京市东城区美协副主席李海峰说,按照严格推断,齐白石作品在经历“文革”后,存量应有2万幅上下,其中半数以上为国家收藏,市场流通量少之又少。有数据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现在,齐白石的作品共拍出了2.4万件。 《2013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全球拍卖统计年报》显示,上一年全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548.8亿元人民币,中国书画仍占最大份额,成交307.1亿元人民币。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一个怪现象,尽管赝品当道,但书画市场火爆势头不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