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字画馆商城 TOP
 字画拍卖
 字画知识
 书法纵横
 名家风采

 联系我们
 高仿字画馆
 电话:
 传真:
 邮箱:
admin@126.com
 地址:
北京荣宝斋大厦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字画知识
如何欣赏书法? 3 条评论 分享
发布时间:2015/9/24 | 浏览次数:361 次
一、欣赏书法作品的境界 如何欣赏一幅书法作品,这不仅关系到一个人能否领会书法艺术的美妙,同时也是其艺术修养的体现。如果不是书法从业人员或书法爱好者,我相信大多数人看到一幅作品,只能笼统地觉得这字很好,却不知道好在哪里。今天的这篇文章旨在为大家提供赏析一幅书法作品的具体方法。 在开始之前,我想说说欣赏书法作品的四种境界,请大家对号入座: 未入门:感觉不到一幅书法作品的美。这并不奇怪,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们上写字课,我的一个同学就分不清写字教材上的印刷体(当时是印在田字格中的楷体)和老师字帖上的字体的区别,他认为是一样的。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受到的关于书法的熏陶太少。严格说起来,这并不能算是欣赏书法的一种境界,因为根本就没有欣赏。 入门:能够感觉到一幅书法作品的美,但说不出好在哪里。这应该是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层次,看到比较主流的作品能够有美的享受,觉得这字不错,但是如果要问好在哪里,得到的答案多半是“就是感觉挺不错的”,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这主要是缺乏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的思路或者技巧。判断自己是否入门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去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如果觉得赏心悦目,那么恭喜你,至少入门啦。 进阶:不仅能够感受到一幅书法作品的美,并且知道好在哪里。能够说出一幅作品好在哪里的人,应该是学习了一定书法知识(如掌握了执笔方式,了解不同书体的特点,知悉结字的规律等),具有一定的书法艺术修养(如临摹琢磨过名家碑帖,看过书家述著,自己尝试过创作等),并且掌握了如何赏析书法作品的思路。由于书法教育在我国并不是必须,所以能够掌握一定的书法知识,积淀一定书法功底的大多数都是对书法怀有浓厚兴趣的人。 高阶:能够全面地欣赏一幅书法作品,知道作品出彩和不足的地方。到这个层次的人,应该具有较为丰富的书法知识以及深厚的书法艺术涵养,以至于他能够全面地分析一幅作品,甚至能够发现名家名帖中的败笔,从而做到去粗取精。名帖中也有败笔?当然,即使是最富盛名的书法家,也不能达到每个字都完美无瑕。举例来说,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中的“东越青丘”中的“青”字,如图(以宋拓本为例): 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妥当?大家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青”字下部的“月”中间两横反常地接在了右边的笔画上,而一般的写法应该是接在左边的长撇上,这是因为作者在写“月”字左边长撇的时候写得过左了,以至于中间的两横不得不靠在右边的笔画上来弥补,如果还是连着左边的长撇,则“月”字将不在中线上而失去平衡了。 为了更加直观的让大家看到这个字与通常写法的不同,我找到了此碑中另外一个“清”字(因为此碑全文只有一个“青”字,所以用“清”字来代替),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两个字中“月”字字形的差别,以及两个“月”字左边的长撇与“青”字上部“”的短竖之间相对位置的差异,相信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二、从入门到进阶 上面讲完了欣赏书法作品的四种不同境界,接下来我想表明此篇文章的目的,即帮助大家从欣赏书法的入门水平提升到进阶层次。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具体内容包括书法基础知识和赏析书法作品的具体思路。 (一)书法基础知识储备 1、书体。书体是随时间而不断演变的,一般认为共有五种书体,即:篆书、隶书、楷书、行书以及草书。这只是大致分类,每一种书体又有更加细致的分类,如篆书可以分为大篆和小篆,广义上的大篆是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商、周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等;小篆则是专指秦统一中国后颁行的法定文字。又如楷体可以细分为颜体、柳体、欧体和赵体等。 2、笔画。笔画指汉字书写时不间断地一次连续写成的一个线条,是构成汉字的最基本元素。笔画可分为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捺(㇏)、折(亅)等几类,具体细分可达30多种。有没有一个包含所有笔画的字呢?当然有,就是“永”字。“永”字有八笔:点、横、竖、勾、仰横、撇、斜撇、捺,按各自的笔势以八字概括为侧、勒、努、趯、策、掠、啄、磔,被概括为永字八法。这八笔是楷书基本笔划,每笔各有特色,而又互相呼应,一气呵成。“永”字如果能写出每笔的精神,楷书可算达到相当水平。 3、结字。书法的结字法,又称结体、间架结构,是指字的点划安排与形式布置,汉字笔划的长短、粗细、俯仰、伸缩等和偏旁的宽窄、高低、侧正等,构成了单个字的不同形态。有人将结字的标准概括为:平正安稳、向背分明、主次有序、重心稳定、修短适度、疏密匀停、争让得体、映带照应、参差有致、虚实互成。结字规律是历代书家研习书法的重要内容,有关论述包括欧阳询的《欧阳结字三十六法》,李淳的《大字结构八十四法》,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有兴趣的可以参考。 4、名家名帖。中国的书法艺术经过千百年的沉淀,诞生了不少书法大家和传世名帖。仔细品读和临摹这些碑帖,既是领会前人天才的巧思和卓越技法的方式,也是提升自己书法审美和修养的捷径。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历代备受推崇的名家名帖,限于篇幅,此处不再贴出图片,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找。 楷书碑帖: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颜勤礼碑》和《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钟绍京《灵飞经》(小楷)等。行书名帖:王羲之《兰亭集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这并非王羲之创作,而是由和尚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而成,又称《唐怀仁集字圣教序》)、苏轼《黄州寒食帖》、米芾《蜀素帖》等。草书名帖:王献之《中秋帖》、怀素《自叙帖》、赵佶《草书千字文》等。书法艺术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名家名作不在少数,以上所列举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精品。 (二)欣赏书法作品的思路(当我们在欣赏书法的时候欣赏的到底是什么) 经过前面的铺垫,终于可以讲具体如何欣赏一幅书法作品了。一般人不懂得如何去欣赏一幅书法作品主要是缺乏具体的思路或者说不知道欣赏一幅作品时应该欣赏什么。任何一幅书法作品都可以从三个层次去赏析,即笔画、结字和章法,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前面书法基础知识的部分讲到笔画、结字和名家碑帖的原因。 第一个层次是看笔画。笔画是指构成单个字的横竖撇捺点这些最基本的元素,我们练字的时候老师有时会说,你这个字这一笔写的很好就是这个意思。不同书体之间,笔画的特征不同,如篆书和楷书笔画规整匀停,而行书草书的笔画则富于变化,如何去领会笔画的线条、形状和态势,甚至写出神来之笔,关键还是在于多看多想多练。 第二个层次是看间架结构,术语称“结字”,就是指字的点划安排与形式布置。与其他文字不同,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我们在小学老师就会讲,哪个字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上中下、全包围、半包围等等。不同结构的字应该结字方法也不近相同,但要做到结构合理,应该达到前面提到的结字的十条标准,即:平正安稳、向背分明、主次有序、重心稳定、修短适度、疏密匀停、争让得体、映带照应、参差有致、虚实互成。 第三个层次是看章法。章法包括布局,字与字之间的变化(如果两个相邻的字有相同的笔画,如“林边”二字,则“林”字最后一捺宜写成一点,防止与“边”字最后一捺雷同),行距,留白,落款以及钤印等。如果说前面看笔画和间架结构是以单个的字为整体的话,那么看章法应该上升到整幅作品的层面来。只有这样,才能看清楚作者如何根据字数来安排行数,如何安排不同形态的字来使得作品富于变化,如何用钤印来点睛以及如何通过落款来控制留白等一系列问题。 总的来说,我们欣赏任何一幅书法作品,可以先从单个字的笔画看起,再看单个字的间架结构,再看整幅作品的布局。当然,你非要先看整体布局,再看行列排布和单字结构,再看具体笔画也是可以的,关键是这种方法让我们在面对一幅作品的时候,知道自己要去观察和寻找的是什么。这种由笔画到结字到章法的赏析书法作品的思路我在另一个答案中结合具体作品阐释过,这里稍作了修改。想看以前答案的请戳这里:如何判断一个人写字是不是练家子?怎么才算好字? (警报解除,下台鞠躬) 编辑于 2014-03-20 22 条评论 • 作者保留权利 赞同 121 反对 王之鏻 JUNE、Copycai、郑伟杨 等人赞同 书法欣赏是个很大的题目,我仅以我自己研习书法的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说到这个欣赏书法,很多人就会说,太深奥,我不懂。这就像跟欣赏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严肃音乐,有类似的情况。记得我曾经听过音乐学院院长周海宏先生的一个讲座,很受启发。周院长说他在学音乐以后,有一次弹这个钢琴曲《春江花月夜》。父亲就问他,你这个曲子已经弹得很熟了,能不能解释一下音乐里怎么表现春、江、花、月和夜啊?一下给他问住了。虽然曲子已经烂熟于心,但是他说不清楚。进入音乐学院以后,他发现很多音乐界的业内人士也有同样的困惑。因此周院长提出了“音乐何须懂”,进入音乐世界的不二法门,那就是“打开你的耳朵”。我们借鉴一下,也可以说,“书法何须懂”。进入书法世界,也有一个不二法门,那就是“打开你的眼睛”。就是要多看,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现在传媒手段很多,很方便的能够看到这些优秀的书法作品。音乐究竟表现了什么,书法究竟表现了什么,恐怕就是文化精英也说不清楚。要想进入音乐世界,就是听不懂,也要硬着头皮听。要想进入书法世界,那就看不懂也要硬着头皮看。 再说一个例子,小孩在三四岁以后,家长从来没有教给他谁好看,谁不好看,没有给他理论的指导。但是他就能够渐渐的分辨出谁好看谁不好看。根据专家研究,在看到两千张以上的脸,这里包括好看的,不好看的和一般的。当然是一种枣核型,好看的和不好看的在两头,一般的在中间。他就能得到一个平均值,知道谁好看,谁不好看。那么书法也有这个道理。就是你多看。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书法欣赏与上面这个例子不同之处在于,要多看流传至今比较公认的好的作品。比如现在一些展览会上的书法作品,出现了一种鱼也成龙,猪也成象,蓬头垢面,乱头粗服,狼奔豕突。我形容好像到了食人生番的境界。这些作品看多了,只能脏眼睛。说到这里我想起学者张中行先生曾经谈到婚姻的四种状态。他说婚姻分四等:第一等,可意;第二等,可过;第三等,可忍;第四等,不可忍。实际上,所有的艺术,也是分成四等。第一等,可意,对你视觉或者听觉有一种冲击力,震撼力。第二等,是可看或者可听。第三等,可忍,还可以看得过去,还可以听得过去。第四等,不可忍,那就是不忍卒读,不忍卒看,不忍卒听。据说一等的婚姻状态只占千分之十三。实际上从古至今,多少亿人所写的这些所谓书法作品,留到今天,真正称得上优秀的比例也是很小的。因此,多看优秀的书法作品对于书法欣赏就更加重要了。 那么如何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呢?茹桂先生提出了四点。第一,理通。第二,力遒。第三,形美。第四,韵胜。所谓理通,就是做文章要无一字无来处,写字也是同理,要合乎自然规律。就如同一个人的五官,鼻子要长在正中。没人愿意看到自己孩子五官挪位,这是一种自然的心理。第二点,力遒。他所说的力,是给人感觉到力感。这不同于物理上可以衡量的力,它是一种心理感受。就好像色彩当中有暖色和冷色。你无法用温度计去测量暖色和冷色的温度的差别,但是由于心理连觉得到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书法当中所说的力,所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也是一种心理感受,而不是用拙劲。否则,大力士写字最有力量,最好。有的人,到了老年,所谓人书俱老。他的气力肯定不是人生当中最佳状态,然而他的字反倒最好呢?形美指结构一定要讲究,比如咱们说人的身材好,符合黄金比例,给人以美感。最后一点韵胜,指气质要好。就好像有时候我们说有的人长得不算漂亮,但是气质好,这就是韵胜。 另外一点就是在书法欣赏中要多元化的欣赏,特别是对于入门的书法爱好者,更是如此,不要限制自己欣赏作品的风格。苏东坡曾经有一首诗,说“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杜陵指的就是杜甫,杜甫曾经有一句诗,说“书贵瘦硬方通神”。初唐的书法是以瘦硬为上的。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他们风格都是瘦硬的,所以杜甫才会有“书贵瘦硬”的评论。杜甫和颜真卿只差三岁,是同时代的人。颜真卿的书法是挺然雄伟,比较厚重的。但并不是说颜真卿的字就是肥,所谓“真颜不肥”。我们没有看到杜甫如何评价颜真卿的书法,但是颜真卿的书法肯定不符合杜甫所说的瘦硬。所以对于颜真卿的字,杜甫是不会过于推崇的。苏东坡对杜甫这种说法是不赞同的。他认为短长肥瘦各有各的姿态。燕瘦环肥虽有不同,但是都是公认的美人,各有各的韵味。有人喜欢环肥,有人喜欢燕瘦,都应该兼容。在书法欣赏当中,也是如此,提倡兼容,允许偏爱,不能单一标准。这是在书法欣赏当中应该注意的。 显示全部 发布于 2014-08-10 21 条评论 • 作者保留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书画收藏的主要意义?
0
版权所有 高仿字画馆   联系人:高仿字画馆   网址:www.gfmrzh.com
手机:13261696568   座机 :   备案号:京ICP备14013018号-1
关键词:高仿字画馆,高仿字画网,北京高仿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