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仿字画馆 |
电话: |
传真: |
邮箱:
admin@126.com |
地址:
北京荣宝斋大厦 |
|
|
| |
名家风采 |
发布时间:2015/9/24 | 浏览次数:403 次 |
欧阳中石,男,汉族,1928年生于山东泰安。早年就读于济南,中学毕业后就读于辅仁大学,后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专业,专修中国逻辑学史。毕业后在师范学校任教,后任北京师范学院逻辑学副教授,兼任书法艺术专业主讲。学书先从师武岩法师,后又师从吴玉如。从唐碑入手旋即转临北魏诸墓志;后亦曾涉足于篆、隶、甲骨、金文。常作行书,从法二王,而又取势于王。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亦得益于黄、祝点法。书风妍婉秀美,潇洒俊逸。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览及在报刊发表,或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尤致力于书学教育工作,在北京师范学院创建书法艺术专业(本科),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欧阳中石:
学“聪明”的书法顽童
我不承认我是书法家,我只能说我在书法教育上做了些工作。
欧阳中石先生是当代通儒,在文化各专门领域造诣精深。作为当代国宝级书法大师和书法教育家,他家喻户晓,影响了一个时代;作为京剧艺术家和研究者,“奚派”创始人奚啸伯先生的嫡传弟子,他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学博士生导师,为推广京剧艺术不遗余力;作为逻辑学大家,他的言行透着哲辩思维,他的逻辑思想与实践对于中国逻辑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汉字书中有画
拜访86岁高龄的欧阳中石先生着实不易。他在家的时候,总有学生上门,不在家的时候,也多是在给学生上课。“我是一个教书匠,教过小学、中学、大学,教了六七十年。”至于书法家这个响亮的身份,老人竟一句也不提。
欧阳中石先生于书法,各体兼通,举凡周金汉石、晋帖北碑、唐贤宋哲乃至明清诸家,他都有涉猎,博采众长,而又归宗二王,形成了飘逸清新的独特风格,在海内外有广泛的影响。有人说书法如其为人,先生的字便是如此,用笔厚重朴实、圆融含蓄,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结字、取势、布局皆独具匠心。其书文辞,从不随心所欲。他特别讲究择文、择地、择人而书,符合场合和事情的基本要求。在一些活动和展览中,我们都能从先生的书作中感受到他的文心诗意。
“上私塾的时候,村里的庙里有一个大师叫武岩。有一次他到村里去,我就认识了他。”欧阳中石回忆,武岩跟他第一次谈话讲到了篆字,说中国的文字讲究“形”,“看到了什么就画出什么,比如画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有孩子的,这好办,点两个点就是画两个乳房”,这就成“母”了。画男的怎么办,不能画个秃头就算了,男的都种地,咱们就在上面画个田,下面画个力就有了。”多形象啊,小中石被汉字的“神奇”紧紧地吸引住了。
欧阳中石说,这个思想是在1938年的时候知道的,深深影响了自己,到现在加上不断学习,越来越意识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近,由欧阳中石先生任首席专家主持完成了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提起书法教育,老人的态度严肃起来:“书法进课堂的同时,我希望要更加注重‘书’的是什么,要让大家知道我们‘书’的是汉字,书法教育一定要考虑到汉字如何讲解。”他认为,过去很多人以为书法就是如何书写、怎样用墨,但他强调:“书法不光是写字,最主要的还是要认字、解字。”
他坦言,自己连续担任了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始终是文化与教育问题,特别是对汉字的认知与表现。对于汉字的繁简之争,他指出,不能把繁体字和简体字对立起来看,繁体字是传统汉字,发展下来了,简体字也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现象。
“实际上,有些繁体字还需简化,有些简体字则要改进,简化得没道理不行”,他举例说,之前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新闻标题为“淫雨霏霏”,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形容连绵不停的雨的“淫”字本为“霪”,把雨字头去掉,意思就变了,应该考虑改回繁体字。
欧阳中石说,文字学家不应该只研究一个字的典故,更应当考虑汉字规范化的问题,笔画太多的字可以简化,简化不好的字应再改回去,最后有个统一规范。
去年2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书法课。欧阳中石非常支持这项措施,并为书法教育大纲出谋划策,“相信字写得好的人会越来越多!”
当记者请教如何练好字时,欧阳中石笑言,“我不主张练字,主张学字。”他在分析其中区别时指出,练是重复,如果是错误,就会重复错误,学是获得,把前人的精华变成自己的。
当时,武岩法师规定欧阳中石要在他提供的宣纸上写字,收费五元钱一张。在一袋面粉就要两元钱的年代,这纸的价格可以说是非常昂贵。“还规定我不能回家练”,欧阳中石回忆,这让他非常认真地看老师写字,不舍得轻易下笔,很快就学得很像,在短时间内有了很大进步。最后,武岩法师把收的宣纸钱全部归还给了欧阳中石的母亲。这段经历也让欧阳中石更重视学的过程,更强调精通的重要性,而不是简单地重复练习。
欧阳中石说,中华文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通过形象文字来表现思想,“汉字书中有画,能更好表现思想。”
哲学是学“聪明”的
到琉璃厂转上一圈,地摊上卖的很多字,都有“中石”二字,可老人说,这其中很多根本不是自己写的。还有网上卖的书法集,三十多本都有他的名字,他自己辨认过,有的是从报纸和别的书上截了去的。
眼见自己的名字被别人拿来乱用,欧阳中石先生却淡然一笑:“我再表我的态吧,我感谢这些人。第一,出书法集应该我来做,但我太忙了,人家找不到我。第二,人家很冤枉,明明是人家耽误了时间,人家写了字,还得写我的名字,多冤枉!”他说得非常委婉,机智而幽默,但不失真诚。至于那些造假者,他也无心计较:“造假的不就为了赚俩钱嘛,他有需要让他用去吧。”
学哲学出身的他,研究书法时也动用了哲学的思考方法。“想写好字,光靠练不行,要会学。什么是学?把不会的狠狠地抱过来,把别人的狠狠地拿过来。”在欧阳中石看来,写书法和做人做事是一个道理,要专一,不能贪多。他主张初学书法者只写一个字,这个字写好了再写另一个,顶多写五个字,把这五个字弄通就行。“我说的都是通俗的话,但其实都是哲学道理。”他说。
先生说,文化传承,要有载体。汉字就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每个汉字都有精纯的含义,有可讲、可挖掘的道理。汉字是最高明的画,它能同时体现具象和抽象的高妙。我们书写时,汉字就在用形象说话,用笔说话。汉字非常了不起,可我们对它研究不够、重视不够。
“作为一名教书匠,我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我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从汉字入手,提炼出更为行之有效的认识方法,让学生们能快速认识汉字、掌握汉字,从而更有效地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汉字是那么美妙,如果学习方法更为简单和有趣,全世界就会有更多的人来了解它,从而把汉字的魅力、中华文化的魅力推而广之。这是我们献给世界的厚礼,这也是我一个教书匠的‘中国梦’。”
偶成戏曲大家
作为当代着名书法家和书法教育家的他,早已家喻户晓;而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身份——京剧“奚派”创始人奚啸伯先生的嫡传弟子,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学博士生导师。
欧阳中石为戏曲事业、特别是为京剧“奚派”艺术的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尽心尽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在京剧舞台上留下了许多光辉艺术形象,深受观众喜爱。在戏曲教育方面,作为戏曲学的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孜孜不倦,培养后学。在戏剧理论研究方面,他积极探索,着书立说,特别是对京剧艺术及中国戏曲表演体系所做的系统研究,造诣很深,影响颇广。
1943年,还在济南上学的欧阳中石到同学家玩,唱起了奚派的《白帝城》。没想到从屋里走出一人,对他大加赞赏,并当场收他为徒。此人就是奚啸伯,京剧四大须生之一。自此,师徒之间情深义重,一个不遗余力、倾囊相授,一个悉心领会、全情投入,奚派艺术就这样得以相传。欧阳中石协助奚啸伯工作多年,为“奚派”艺术的完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除了跟随奚啸伯学戏,欧阳中石还善于多方汲取艺术营养,他曾在张伯驹、刘曾复左右学戏,还得到过毛菊荪、张西侯、孙绍仙、范季高、孔繁昌、杜啸仙等人的教益。他还悉心琢磨京剧不同行当表演的精华,从生旦净丑的舞台呈现上得到了不少借鉴。欧阳中石勤于实践,在京剧舞台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鲜明形象,如《白帝城》之刘备、《龙凤呈祥》之乔玄和鲁肃、《四郎探母》之杨四郎、《武家坡》之薛平贵、《坐楼杀惜》之宋江、《范进中举》之范进、《打渔杀家》之肖恩等等,都充分展现了奚派艺术的特有魅力。
他在专着《啸伯永啸》中说,自己不仅在京剧方面受恩于奚啸伯先生,而且在书法方面也大享师恩。奚啸伯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在历史、文学、书法诸方面都有很高的修养。欧阳中石与奚啸伯多年不在一地,其间鱼雁往返既多且勤,每周必通的两封书信,洋洋洒洒,都用毛笔写成。可以这么说,奚啸伯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书法家,对欧阳中石的书法有很大影响。一方面学习京剧艺术,一方面锤炼书法,欧阳中石从师傅身上领悟到,书画的高下并不在于笔墨之间,而重于意境格调的不同,京剧艺术的道理亦然。
从书法到戏曲,艺术是相通的。先生说:“写字是没有穿上行头的戏剧。”
不务正业见异思迁
虽是大家,欧阳中石先生却没有一点儿架子,有问必答、风趣健谈,而且常常拿自己“开涮”。
“我是从我们家乡出来的学生,这个学生不是一个太好的学生,当然也不是坏学生。我所谓的不太好,是没有大的志向,过了一年是一年,将来是一个什么人物我不知道。”虽然生活平淡,但欧阳中石说自己生活兴趣很高,“见什么喜欢什么,就是所谓的见异思迁。”有一次看见农民在耙地,一下被吸引了,没事就经常去看。后来自己还爬到坝上学着做,结果有次一不小心,从坝上摔下来,差点摔破了头。
“我是搞书法的,原来没这一行当啊,所以我叫不务正业。”从小到大,欧阳中石自认书法并不出色。1937年抗战爆发,本已在济南念小学的他辗转到农村上私塾。“念私塾时,上午张嘴念,下午就是写,写完大字写小字,写完小字写大字,烦不烦都得写。”老人说,再回到城里,无论是念小学、中学,还是后来在北京大学念哲学系,他的书法在班里都是不显山不露水。
直到1983年,欧阳中石才真正进入了书法天地。那是他从北京171中学调到北京师范学院(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的第三年,学校首次开办成人书法大专班,从那时起,欧阳中石就一边教书育人,一边研究书法。
“从毕业开始到中小学教学,再到现在教博士后,文科、理科,什么专业都教过,我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也不清楚。”欧阳中石笑言自己这种状态是“无家可归”。
那是1954年,欧阳中石自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专业毕业,学校把他打发到河北,河北把他打发到通县,通县把他安排在女师,女师分派他教学生几何。他倒好,没有嗟叹,没有怨尤,随遇而安,轻装上阵。
几何教得好好的,学校又让他改教语文。语文是欧阳中石的强项,学以致用,立竿见影。很快,他的课堂教学成了校内的样板。然后,又成了县内的样板。再然后……没了下文。因为,学校改派他教物理了。是欧阳中石精通物理?不,没那回事。因为这事是领导决定的。欧阳中石摊开物理教材,他很快又在其中找到了乐趣。物理的瘾还没有过足,学校又让他改教化学。
议论就蜂起了。正面的看法是:不愧是北大毕业,全才,教什么都行!负面的看法是:这家伙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只能打杂,不能重用!正面的、负面的议论,欧阳中石听完都一笑了之。他以惯有的坚决,一头钻进化学教学。
如此这般,欧阳中石在通县,时间从1954年到1978年,年龄从26岁至50岁,单位忽而是中专,忽而是中学,承担的科目,这学期是语文,下学期说不定就变成物理……
欧阳中石讲过一个故事,是关于钱钟书评职称的。评委们意见分歧,焦点在于:不知道钱钟书是干什么的。你说他是搞外国文学的吧,他在中国文学方面比谁都强;你说他是搞研究的吧,他又擅长创作;你说他是搞创作的吧,他那几年主要是搞“毛选”英文翻译……有关评委就此请教欧阳中石的大学老师金岳霖,金先生说:“咱们换一个思路,不要问他是干什么的,而要问他还有什么不会。”此语一出,众人茅塞顿开,是啊,钱钟书是学跨东西、博涉多能的不折不扣的大家!
仿照金先生的思路,我们也可以说:“不要问欧阳中石都教过哪些课,而要问他还有哪些课没教过。”
“我有我的大学,我的专业,可是我的专业暂时不能得到发挥的时候,让我转行,让我教数学,教语文,教化学,甚至都让我教体育,这能算什么,都不是我的正业啊,都不是我的专业,所以我说我不务正业,我务的不是坏业,是说不是我的专业,最后无家可归,我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所以我只能笼统地说我只是个教书的。”先生如是说。
1981年,欧阳中石调入北京师院(现首都师范大学),短短几年内,主编或参与编辑了多部逻辑教材。1985年,欧阳中石57岁,就一般情形而言,即将船到码头车到站。然而,出乎意料地,他又在北京师院旗下,推出一个当时绝少有人想到的项目:书法大专班。
“我们在学校看到国家的形势需要书法教学,就搞了书法教学,所以我不承认我是书法家,我只能说我在书法教育上做了些工作,因为当时1980年代,好多国际友人到中国都谈书法问题,都谈书法教育问题,我们却没有,我们一个师范院校应当考虑,所以成立了个书法专业。一直到现在,最近一两年里面,国家提倡开展书法教育,可见我们这个学科还是做对了。应当说,我们做了这些工作,都是继承前人的传统做起来的,前一代先生们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向他们学习,尽量往好处做。”先生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也许是因为老人几次大病九死一生,首师大如今把这位国宝级大师“保护”了起来,除了正常教课,只好把如潮的慕名拜访者婉拒“门外”。昔年旁人求字,欧阳老师无不欣然应允,如今却是一字难求,“恐年岁之不吾与”——86岁高龄的中石老人,听力渐弱、手部微颤、两只眼睛的右半部分几乎看不见东西。立夏的5月,浮躁的热意已经显现,中石先生穿着秋衣和卡其色衬衫,外罩黑色夹克,白发稀疏但精神矍铄,笑容可掬,一派谦和的大家风范。
执着于对汉字的热爱,潜心于书法文化的探究,还能和学生们厮守在一起,欧阳中石单纯、欢乐的生活,就像春日的阳光一样,充满了生气和力量,它让这个拄着拐的老人忘记了腿疼,也忘记了眼睛带来的不便。或许,欧阳中石之真性情,在于他敢于看淡名利,重新站上原点;之可爱,在于他竟把自己大半生的行迹,概括为一首顺口溜,“少无大志、见异思迁、不务正业、无家可归”。
沈鹏,1931年出生,江苏省江阴市人。1950年起在《人民画报》社工作,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并兼任编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出版界专家待遇,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沈鹏既是编辑出版专家,又是着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及诗词作家,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代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荣誉主席及艺术品中国荣誉艺术顾问。作品参加2011年8月23日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的“光荣的使命——全国新闻出版行业书画展”。
沈鹏论草书
由中华书局新近出版发行的沈鹏《草书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八尺十条屏》与《草书兰亭序丈二横幅》,辉映成姊妹篇。两件作品书写时间虽相隔十年,但依然具有艺术的同一性,贯穿着沈鹏对于草书的敏锐思考和深刻理解。不失为书法爱好者的习草范本。
1、草书早在秦汉之际即已产生,《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创造草书为的是“趣急速”,“用以赴急”。从体势看,“书凡两种:篆、分、正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刘熙载《艺概》)古人把真书比立势,行书比走势,草书比奔势。草体运动感很强,书写时减损笔画,多纠连,字与字间、行与行间打破简单的整齐一律(所谓“雨夹雪”),讲求欹正、疏密、虚实、藏露……草体的笔画将提顿、缓急、轻重、干湿、浓淡等发挥到极致。
2、要讲书法的尚意,意象、意境、意趣,舍草书无以扩充到极致,而草书的笔画、笔意反过来又影响和丰富了“他书”。
3、写狂草不容易,但是我认为不必视为畏途,要有人敢于涉足,尤其是中青年书法家,要解放思想。
4、倘将草书比为文学中的诗歌,旭、素便是诗歌中的屈原、李白,达到了浪漫主义的高峰。常言“唐人尚法”,“法”不仅指楷书,也包括草法,在一定意义上,越是狂放不羁的草书,越严格受制于自身法则。
5、中国书法线条的基本特点可以表达为“一波三折”,不限于“波”笔;是“三”,也不止是三。“一波三折”的美学意义在于,自觉追求统一物的对立面在矛盾中转化,达到艺术上的深厚、隽永,回味无穷。“一波三折”由一点画到一字、一行、一篇章,都体现为一个封闭世界内部的循环往复,造成活泼的生命。
6、草书的笔意,草书的营造规律,是可以移入(或部分移入)他书的。八大《昼锦堂记》是为一例。再如写楷书可以有篆、隶笔意,还可以有行、草笔意,而无伤其为楷书。我自己在写楷书《千字文》时有了体会。
7、虽然我写行草的年头也不少了,但我一直在想着一件事,就是我的行草书怎么能够做到古人说的“气通于隔行”。气,草书的气,在每一行,不是孤立的独立的并立的一行一行,而是怎么加以贯通。古人这么一句话,可以说,二三十年我都在想这个事。
8、“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孙过庭的经典论述,把真、草二体的点画、使转与形质、情性来了一个颠倒,前一句说“真”,静态,由“使转”获得动感、神韵;后一句说“草”,动态,而动感、神韵却从“点画”生发。
需要说明,真、草二体的动静以及使转、形质的关系是相对的。真书的点画中有一波三折,岂不有动感?草书的使转有间歇、停顿,岂不有静态?而“使转为形质”一语的真谛,在于说明草书特别是狂草,自始至终连绵不断地运行,以致在真书中为“形”的主要特征的“点画”,到草书让给了“使转”,“使转”成了草书形质的主要特征;而“点画”因其在草书中常表现为短促、急速,或有时大幅度地拖长,上升为“情性”。与真书相比,草书中的点画既由静态进入动态,还要体现创作者个性与艺术的神韵,因而具有更大的难度。
辛英俊,字勤之,号好古,又号神州两笔虎龙堂主人,中国着名书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1946年生于辽宁省丹东市,髫龄即涉足书坛画苑,博观笃学,锲而不舍。从事美术创作、教育教学工作40余年,原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兴安学院美术系主任。现为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中国画家协会、中国书画家协会、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终身副主席,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书法家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东方艺术研究院终身客座教授,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宋庄国际书画院院长,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世界华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新加坡共和国新神州艺术院荣誉顾问。系“两笔龙”、“两笔虎”草体榜书创始人。
近年来被国内外相关艺术机构及媒体评为当代最具投资收藏升值潜力的中国书画名家之一,作品拍卖润格逐年走高,价格成倍增长,书画作品每平尺3万元。2006年中国画家协会批准设立“中国画家协会辛英俊书画艺术工作室”。
历史的回响
——读中国实力派书画家辛英俊作品
唐朝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一个春风沉醉的正午。大诗人李白登上了颍阳的一处山岭,对酒当歌,仰天长啸,写下了名传千古的诗篇《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诗如挟天风海雨,豪迈之气向人们迎面扑来,雄健的气派无人可敌。
一千多年之后,一位仰慕李白的着名书画家辛英俊在内蒙草原以他的如椽之笔,书写了一幅草书作品《将进酒》。这幅字虽不是张旭、怀素的狂草风格,但写得大气磅礴,沉雄苍劲。观者随着他的笔触,深入到李白的内心深处,使人联想到李白潇洒出尘的仙气和拔剑四顾——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情景。这幅草书写得飘逸而不轻率,放达而不轻狂,洒脱而不失法度,实为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
再看辛英俊先生的另一幅书法作品——毛泽东词《六盘山》。这幅字构图巧妙,笔墨灵动翻飞,时如狂风暴雨,时如春光明媚,令观者目不暇接,美不胜收。试看“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两句词。其中“云”字从左上斜插至右下方,形如一朵奇异飘动的彩云,又像神话中的飞天人形,与“天高”等字组成的构图真是妙不可言。而“不到长城”中的“到”字,“长”字与“城”字浓淡粗细对比,给人一种审美的欢悦之感。
辛英俊从事美术、书法教育40余年,可谓桃李满天下。他对学生说,如要写草书,先练十年楷书。且看他写的一幅楷书:“授人香草手自留香,送人玫瑰心自芬芳……”其字有欧阳询书法严正平衡之美,显出神定气闲的从容,又有颜真卿书法的一派雍容大度的气象。在这幅字中,我们能看到《多宝塔感应碑》、《神策军碑》的神韵。
与辛英俊写的立轴相反,他写的两幅横披用横向取势给人江海横流,云山重叠的感觉。这两幅字写的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与苏东坡的《赤壁怀古》。此两件书法深得王书之精髓,于秀美中融合造型之欹侧与刚劲的笔力。正如孙过庭所谓“重若崩云,轻如蝉翼”之说,既大气磅礴又灵动婉转,犹如长江的浪花涛影。
辛英俊的书法深得宋代大家米芾之真传,试看他书写的唐代王湾诗一首:“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初看结字左倾右倒,似无平衡安详的结构,但每个字又有稳定的重心,从不平衡到平衡,给人一种弩射千里的气势。
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一样,书画家辛英俊对各种书体的驾驭能力,可说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但他也有苦心经营的时候。就一个“虎”字,辛英俊练了近千次。他深谙书画同源的道理,在一幅“虎”字的立轴上题款为“虎啸融丹青,书画本同源”八个字。“虎”中有猛虎的形象,但又不失书法的传统规范。“虎”字的最后一竖,一般人会一竖到底,只在浓淡粗细上做文章,而辛英俊将这一竖写成向左弯曲的一撇,似虎尾又似虎攀爬的岩石。笔者见过无数文人墨客或疆场将帅所写的“虎”字,唯独这一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道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书画家辛英俊虽久居关外,却对皖南的黄山壮丽的景色十分倾慕,他亲临黄山画了《黄山雾海图》、《黄山晨曦图》等图。在这些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清“黄山画派“石涛、梅清、弘仁等大师的优秀传统笔墨,但在技法上又有所创新。画中的近景是数株高大的松树,枝干虬劲挺拔,远景是莲花、天都诸峰,其峰雄伟秀丽,山岩峭壁,重峦叠嶂,山间飞瀑直下,云雾缭绕,意境悠远,似可听到轰鸣震耳的水声。画家以浓墨晕染山石轮廓,或用淡墨擦染,表现山石之质感。黄山的松树为自然界一大奇观,松树或立危岩,或挂峭壁,或临溪水,或俯视云谷。他画的松树沉郁,幽深,怡静,树冠高大矫健,表现画家的精神世界。他所画的松针既有出锋,又有藏锋,是一种宋人画松的风格,这些特点在画家的《黄山晨曦图》和《松泉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辛英俊的画作中有一幅《月下白梅图〉,其款为“师竹虚心有节,效梅铁骨生春”。画中云影,月影,竹影相映成趣。梅花画得冰姿绰约,润如玉骨,而梅树之干坚硬似铁,在墨色淋漓之中显出冷艳的风韵。在这幅画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宋人画中那种“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但在色彩的运用和构图的角度上又有明显的西画的融汇。
同样的一管羊毫,一张宣纸和一砚墨香,为什么辛英俊的书画在纵笔泼墨之中与众不同,那是因为我们在他的书画里分明看到了优秀的笔墨传统,在他的书画中听到了远古的历史的涛声和艺术的绝响。
申万胜,祖籍四川广安,1946年9月生于贵州金沙。曾任成都军区文化部部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总政直属工作部部长、少将军衔;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协行书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中国残疾人书法家联谊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顾问、客座教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多次出任全国全军书法展评委。作品被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军事博物馆、鲁迅博物馆等国内多家博物馆、纪念馆和名胜地收藏,并作为外事礼品赠送国外友人。出版有《红楼梦诗词书法集》、《申万胜书法集》、《中国书法大典·当代书法名家系列作品集·申万胜》、《书情画艺》书画集(与袁武合作)、《南美散记》散文集。
书法成就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文艺报》、《中华文化报》、《中国书画报》、《书法报》、香港《文汇报》、《中国书法》、《解放军画报》、《中国书画典藏》、《诗书画》、《中华英才》等数十家新闻媒体作专题报道;个人传略辑入《中国历代书法家人名大辞典》、《中国书法家名鉴》。
看申万胜书法的文化境界
元代的郝经在《移诸生论书法书》中说得透彻:“夫书一技耳,古者与射、御并,故三代、先秦不计工拙,而不以为学,是无书法之说焉。道不足则技,始以书为工。后寓性情、襟度、风格其中,而见其人,专门名家始有书学矣。”二千多来年的书法发展,正是一个由技进入艺、由艺近乎道的过程。就每一个书法家而言,正是通过在已经基本定型的书体中加进自己生命个性积淀,使书法艺术不断嬗变而成为总体文化发展历史中的书法个体创造。
一、生命与精神上的经典书法情结
认识申万胜将军多年来,一直为他那军人的豪爽和书写的酣畅而感动。多年前,万胜先生送我一册《红楼梦诗词书法集》,从行笔中分明能够感到其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经典的走近。其后参加过很多展出,观赏过将军不同时期的作品,感到先生的书法风格在“走近经典”中渐渐发生变化,尤其在《书情画意——申万胜袁武书画作品集》,更真实地感到他书作中大气磅礴与率真自然的统一。
其后,“申万胜书法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申万胜书法集》同时首发。走进展览大厅,一种军人之武与文人之雅的气息扑面而来,经典书风的精微与书家自我的笔墨精神相统一的大气象充溢展厅。展览37幅作品大多为八尺以上巨制,气势夺人。作品依据书者对书法的审美理解分为三个相关的思想递进境界,第一是“追习经典”,意在通过与古代经典接气,临习历代经典法书,而达到心意相通,笔墨相连;其二“遥契前贤”,感怀先贤襟抱胸怀和艺术境界,从历代名诗佳篇中获得创作灵感,从中找到度人金针的艺术感悟;其三,“直抒胸臆”,将经典笔法和先贤精神作为自己创造的文化底蕴,然后直抒胸臆,书写自撰诗文作品,获得创作的大快乐大境界。三个环节互相关联,显示了万胜先生对展览整体设计的文化高度,呈现了书家传统功力和守正创新的精神追求。故而,申将军既有军人的威武刚毅,又有文人的君子风范和大家气象,堪称从政有成、治学有成、为艺有成。
二、书法理论高度决定创作深度
万胜先生有自己独到的书法理论和书法文化战略思想,他认为:“当前中国书法艺术呈现蓬勃高涨的态势,书法家应该抓住机会大显身手,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推动书法艺术的更大发展,创作出更多富于时代精神的好作品。作为国粹,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的书法界仍然承担着如何继承和发展书法艺术这个重大的课题。面对书法传统深厚的积淀,书法创作还是要强调在尊重传统、坚持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只有置身于传统艺术的土壤之上才能谈创新、谈发展,这才是今天书法艺术繁荣的根基所在”。
万胜先生的理论对当代书法走向有明晰的指导意义。我们可以追问: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书法,是否仍然跟着西方美术实验走?是否还亦步亦趋地按照西方的美术规则、形式结构去追逐?是否应当反思行为书法、观念书法、现成品艺术、涂鸦艺术、构成物艺术等究竟给东方书法带了什么命运?究竟为书法注入了何等的反文化精神元素?我与申先生多次恳谈中面对了这些前沿问题,并达成基本共识:中国书法不应在美术化的道路上因袭下去,而应从自身发展本体依据出发,寻找到一条传统和当代结合的最佳道路,创生出具有东方审美意识和西方大众能够接受的新世纪书法形态。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中创新,在走正道大道中开拓新的境界——“守正创新”。换言之,传统是首要的本体论命题,创新是它的价值论命题。
在解决了书写理论之“道”的问题,对于书法技法之“器”的问题,同样需要重视。我注意到,万胜先生无论是书写《红楼梦》诗词,还是经史子集内容,都与北大书法所提出的“文化书法”精神暗合。在我看来,书法书写的内容是大文化根基——文字魔方、经史子集、名言警句、文化感悟等。细细观赏申将军的书法内容,那些古往今来哲人睿智的哲诗或智慧话语,关乎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身份的重要话语,为他的书法形式美注入了文化重量。万胜先生书法鲜明地表征出军人书法家对“壮美”审美境界的自觉追求,他青睐魏晋书风,上接秦汉之气象,下承宋明之书意,碑帖融合,气格洞达,将自我性情与历史文化名人书法意趣相契合,其独钟行草的潇洒开阖,在五种书体并重中追求行草的拙趣与雅致、空灵与浑厚、精细与阔大美的统一,大到丈二多屏,小到斗方扇面,都在沉雄洒脱中寓老辣生涩,结字、线条、章法、气象都道法自然不假修饰,在匠心独运中以沉雄宽博的美感面目示人。
在我看来,书法是通过一定技法的文字书写所获得的结构化的文化精神形态。这意味着:首先,书法初级阶段面对的主要是“一定的技法”,技法是书法初级阶段的表征,是到达文化大道的基础和关键;其次,书法中级阶段,则是“文字书写”中的“结构化”,是“由技到道”或“技近乎道”的中介环节;最后,书法最终要达到的高级阶段或最高境界,是超越了技法之上对“文化精神形态”的呈现——无法而至法的文化之道。万胜先生将书法置于当代中国崛起的文化大语境中加以观照,坚持书法的文化根基性,力求在爽利的书写中内涵浓郁的书卷气,将军人的威武刚毅与文人的儒雅洒脱整合起来。正唯此,他的书法才能在运用技法中又超越技法之上,最终达到文化精神内核的书法艺术境界。
在万胜先生看来,书法的形式不仅有笔法、章法、墨法等,还有黑白对比、强弱对比、结构对比等艺术辩证法。而且书写装裱形式、文房雅趣布置、张挂的空间文化氛围等,代表了书法家和欣赏者的审美趣味和人生观价值观。确实如此,尽管书法形式技法层面是以技为主,但不难看到,这个层面仍然洋溢出浓郁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要素,是贝尔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非常靠近文化一端。万胜先生注重线条的质量和墨色的变化,精心于结字的阴阳向背腾挪避就,注重点画的八面出锋纵横使转。其结字横竖波磔,刚健爽利,方圆兼施,墨色枯润对举,在苍古与华滋之间尽显其勃勃的文人气息。
三、文韬武略的君子书风
申将军的书法初看似乎文化气息太浓,而有些缺乏生猛鲜活的个性,其实细看很有个体人格特点。万胜先生坚持文人书法的性情书写性和温婉内在性。他遍临诸帖,尤其在历代经典上用功最勤,早年精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文徵明诸家,中期全力体味王羲之、张旭、怀素、王铎行草书的境界,有时候达到了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的程度。他在书法上用心、用志、用情很深,可以说对书法艺术有一种他人所不及的发自内心的挚爱酷爱,书法已然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筋骨血肉。他能放弃其他业余爱好,经常闭门不出地读帖默帖,每有心得便挥毫落墨。这种文人的严谨深刻和军人的豪爽豁达使他的作品充满阳刚之气,在大气盘旋和大度洒落中获得拙雅沉雄、浑厚高古的美感,尤其是经常在笔断意连的跌宕映带中带出古隶北碑的“有意味”的线条,更让人眼前一亮。每当我看到一丝不苟的十几米长卷和丈二条幅,都感慨相较而言自己在学术之余所下书法功夫太少太少。
在我看来,万胜先生的书法是“文化书法”的一个典型。他坚持认为:书法贵在“诚”。心灵情感是书法第一生命,笔墨由心表达出生命的真实情趣,因此适性达情,率意诚心的下笔心灵状态决定了呈现在纸上之书,是一种凝重内敛和自由奔放的统一,将优雅的帖学风貌和碑的奇崛之风整合,故而能于隽逸宽绰中展示刚柔雅拙的多种态势。他尽情挥洒在自己的书法世界里:蝇头小楷,檗窠大字,或小如书札便笺,大如册页长卷,形式结构多样多式——条幅、中堂、横幅、斗方、册页、联屏、楹联、扇面、尺牍、匾额、榜书,几乎都不在话下。而内容则尽可能出经入史,具有学术历史的厚重感。帖学为主的书写中又融北碑的气势和内敛,使其下笔果断爽利,厚重涩行。
在时下书坛遭遇西方美术冲击的迷惘,书家缺乏东方文化定力的状态下,万胜先生的书法不随波逐浪,而是在读万卷书中下功夫,沉潜于古典传承的精神生态世界里,去感悟书法与文化醇厚和谐的内在命脉。他在章法的参差错落、起伏迭宕中又有一种宽博大气,在遒劲的涩笔中把捉凝练优雅的神态,并在书法线条自由言情中获得精神超越的“书法载道”性。从他的作品凝重的形式和意态潇洒中,可以辨析出他生命存在形式的复杂性——他在个性化的书法语汇里,体现出生命不断求索不断拓展的踪迹。
当代中国书法缺少的正是申将军的这种书法整体性思考和长期性眼光。他认为,书法不是技术的叠加,而是主体生命参与的理解和体验的文化活动,这已然超越了作为门类艺术的狭隘思考,应该从西化的形式主义书法中超越出来,追求书法文化温润的人格内涵、恢宏的意义表达、美妙的诗意呈现和广博的人间关怀,以空灵、高迈、宏大、温馨构筑人类艺术精神生态。近些年来书法文化的蓬勃兴起,表明中国作为书法原创国重兴国粹、再创辉煌的文化自信力。提升书法的文化品位,张扬书法艺术的文化意识,不把传统变成文本,而要变成一种精神从每个人身上流过去,意味着书法创新是一种学术文化艺术创新,可以说,文化是书法的本体依据,书法是文化的审美呈现。
我与万胜先生的多次讨论,使我们在当代书法的文化定位这个书法发展的基本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书法原创性和寻找国际审美共识是“文化书法”努力的方向,只有真正的原创型书法家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书法大家。当代中国书法最大的课题在于寻找一种国际性的“审美共识”——把结构张力、笔墨情趣以及幅式变化这些语言从本民族传统的审美空间扩散到更大的现代文化空间中去,形成一种国际性书法审美形式通感或基本共识。这就要求我们要借鉴西方一些现代艺术的形式通约,融入本土文化内容,使之充实而具备现代形式美感。在这个过程中,书法内容将更多变成意境,书法形式将更多变成语言,最终达成新内容与新形式的完善结合,变成国际性的、具有审美共识性的书法美。可以说,书法不仅仅是东方化的审美需要,也是整个人类的审美需要。
四 、诗文书法的全面延伸
申将军不仅是一个书法家,更是一个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艺理论修养的作家,出版有《南美散记》等文学着作。他在文字的徜徉中感受文学之美、书法之美、生命之美。古老的中国书法伴随文字的生成和意义的交流而出现,又伴随着抒情达意和文化转型而向今天的人们显示其魅力。
万胜先生已然找到了自己的“书法中国”的独特语汇,保持自己在现代性中的那份清醒的中国性和中国身份意识。他在全球化视野中,注重书法艺术的传承和不断创新,反对传统与现代互相对抗的文化意识,强调书法文化的身份书写,使得书法能够在传承传统精髓的同时,又具有二十一世纪全面创新的面貌。因此,他张扬自己的生命意识于书法线条中,又将书法线条呈现于生命意识或者说是浓缩为生命意识,将书法艺术笔法本体研究与自己创作经验联系起来,以书法艺术构成最基础的元素“线条”为突破口,获得自我书法艺术性的整体提升。
其实,很多书家都在为书法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诸多问题所苦恼。书法家普遍感到全球性语境与本土文化紧张之时,中国书法到底怎样面对国际?如何既坚守书法文化的本土性又不僵化,以创新来契合普泛性的艺术阐释框架和国际欣赏趣味?在万胜先生看来,传统不必反,历千年而不消亡并传承至今的传统本身已是经典!传统不是凝固的,而是向前发展的,人就生存于传统之中,就如我们生活在语言中一样。
无疑,万胜先生是一位诗文书法全面发展的艺术家,一位坚持走近经典并守正创新的书法家。从他的书法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作为“大写的人”的精神魅力和书法文化的美学魅力!
............................................................................................
【卓克论坛】【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网友评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