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仿字画馆 |
电话: |
传真: |
邮箱:
admin@126.com |
地址:
北京荣宝斋大厦 |
|
|
| |
五代后唐 李赞华 番骑图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
发布时间:2016/4/30 | 浏览次数:418 次 |
《番骑图》又名《出行图》,描绘了六人骑马外出游玩的场景,画中有七匹马。此画描绘行进在中间的四人边骑马前行边聊天的情形。辽代的统治者很重视绘画。《辽史•本纪》载:...
查看完整组图
003
1/11003
2/11001
3/11002
4/11006
5/11004
6/11005
7/11007
8/11009
9/11010
10/11008
11/11011
李赞华《番骑图》
绢本,设色画,卷,
旧传李赞华绘,或为宋摹本
纵27.8厘米×横125.1厘米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番骑图》又名《出行图》,描绘了六人骑马外出游玩的场景,画中有七匹马。此画描绘行进在中间的四人边骑马前行边聊天的情形。辽代的统治者很重视绘画。《辽史•本纪》载:太祖九年(915年)画《君基太一神像》,神册六年(921年)画《招谏图》,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建日月四时堂,图写古帝王之事于两庑。”辽设有翰林图画院,《辽史•圣宗纪》载:开泰七年(1018年)“诏翰林待诏陈升写《南征得胜图》于上京五鸾殿。”又《辽东行部志》载:翰林待诏田承制在宿懿州严宝寺画《二十八宿》。兴宗好儒术,工丹青,以画鹿著名,重熙九年(1040年)遣使于宋,自画《干角鹿图》为献,宋仁宗挂之于太清楼,召君臣观赏,成为宋辽友好美谈。辽的贵族画家有东丹王耶律倍(后改名为李赞华)、世宗耶律阮(倍长子)、耶律题子、萧瀜,还有著名画家胡壤、胡虔、高益,都是契丹人。
辽代的绘画曾有很多的创造与成绩,由于历史上曾重视不够,记载简略,传世卷轴画及少,且多有争议。流出海外的辽代卷轴画以传为李赞华的《东丹王出行图》最著名。这是—幅表现人物鞍马内容的画,与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称南宋陈居中临《东丹王还塞图》卷的构图、人物极似。画中绘有六人骑在骏马上,他们各具姿态,衣冠、服饰、佩带皆因身份的不同而各异。马则矫健、丰肥,左右顾盼,慢跑前行。东丹王在马背上手把缰绳,面带忧郁,若有所思,情绪正和他弃辽投后唐的处境吻合。人物及马的线条描绘细腻精良,赋色华丽,尽显宫廷绘画之特色。构图布势前后照应,疏密相宜,整个画面人物和马的动态形成—种行进的韵律。卷末有无名氏题“世传东丹王是也”,书风近宋高宗赵构。李赞华自投后唐明宗后,长期居住在中原,其画风对后人影响很大,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刘道醇《圣朝名画评》均有著录与评价。从文献著录来看,此卷是接近李赞华画风的—件精品。
李赞华(899—936) 五代后唐画家。原名耶律倍,契丹人,辽太祖长子,封渤海王。因在其弟即位后遭受猜忌,投奔后唐明宗,赐姓李,名赞华。世称“东丹王”。后被明宗养子遣人暗杀。熟谙汉文化,擅画契丹人物鞍马,多写贵人酋长,胡服鞍勒,率皆珍本。而马尚丰肥,笔乏壮气。《宣和画谱》和宋元诗文集中对其作品多有记述和题咏。现传世作品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射骑图》、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番骑图》、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射鹿图》等,皆画人马骑猎之状,但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东丹王《宣和画谱》卷八:“李赞华北虏东丹王,初名突欲,保机之长子。唐同光中,从其父攻渤海扶余①城下之,改为东丹国,以突欲为东丹王。” 赞华《辽史》卷七二:“太宗既立,见疑,以东平为南京,徒倍居之,尽迁其民,又置卫士阴伺动静。倍既归国,命王继远撰《建南京碑》,起书楼于西宫,作《乐田园诗》。唐明皇闻之,遣人跨海持书密召倍。倍因畋海上。使再至,倍谓左右曰:‘我以天下让主人,今反见疑;不如适他国,以成吴太伯②之名。’立木海上,刻诗曰:‘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携高美人,载书浮海而去。 “唐以天子仪卫迎倍,倍坐船殿,众官陪列上寿。至汴,见明宗。明宗以庄宗后夏氏妻之,赐姓东丹,名之曰慕华。改瑞州为怀华军,拜怀化军节度使、瑞慎等州观察使。复赐姓李,名赞华。”
注
①扶余;府名。渤海国以扶余国故地置,治所在今吉林农安县。公元926年契丹灭渤海,后改名黄龙府。
②吴太伯:周古公亶父(太王)长子。虞仲、季历之兄。太王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昌(即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