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仿字画馆 |
电话: |
传真: |
邮箱:
admin@126.com |
地址:
北京荣宝斋大厦 |
|
|
| |
碑林收藏的马德昭 |
发布时间:2014/4/11 | 浏览次数:453 次 |
马德昭自幼喜爱习武,青少年时期在家读书习武。18岁成为绿营兵,从此开始行伍生涯,直到48岁。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不断被重用,并立功提拔得参将。1860年2月至6月间,在李秀成、陈玉成率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南大营,再解天京之围,并乘胜进攻苏南地区之时,已身为总兵,负责镇守扬州的马德昭奋力抵抗,奉命守卫无锡、苏州,均大败。
同治元年(1862年)3月“马德昭署甘肃提督”,马德昭当时正在河南作战,接旨即赴任甘肃,席不暇暖,因太平军入陕南,清廷急令马德昭急赴汉中镇压太平军。4月,陕西回民起义爆发了。5月中旬马行至西安,适逢义军围攻省城西安。当时陕西的清军基本都调往苏、皖、豫前线,与太平军作战,西安城内空虚,几乎无兵可用,危在旦夕。马德昭被遮留,只好先接受守护西安的任务,与义军作战,上演了三守西安的壮举!
马德昭到西安后整合组织现有力量守卫省城。回民起义军多次围攻西安,因马德昭的拼死抵御,均未得手。8月,被义军围攻三个月的省城之围始解。清廷“实授马德昭甘肃提督”。
马德昭一守西安的胜利,使西安城免遭破坏,赢得了西安人的信任,同治皇帝夸他 “实马奋勇出力,殊甚嘉尚”。
1863年春,西安再次受义军攻击,马德昭部屡将起义军击退。这是马二守西安。1863年5月西安城再遭围攻,马德昭、孔广顺率兵困守西安,保城不失。这是马德昭被三留守卫西安。马德昭此时真的成了西安人心目中的保护神和精神依靠,须臾不得离开。
然而马德昭却因无法抽身援助他方,被多隆阿参奏,8月,清廷“以畏葸褫马德昭职”。被问罪降职后,性情耿直的马德昭 “愤求去” ,又被参奏,革职。为清廷卖命近三十年、东奔西杀的马德昭最终落得个革职查办的下场。
对此陕西舆界反应强烈,认为撤职马德昭有失公允,上奏为马德昭喊冤叫屈。1865年,复已革提督马德昭原官。后参加与捻军的作战,1869年8月,捻军覆灭。 “同治九年(1870年)庚午春正月甲午,马德昭留办潼关防务”。
“军事平,告归,终于家”。同治十一年十一月,年仅48岁的马德昭奏请回家葬母,再未起用。据其后人讲,其镇压捻军之功被李鸿章瞒报,心情愤懑。66岁病终。
纵观马德昭的一生,惟守卫西安,是其一生最大的功绩和人生亮点。在西安碑林刻有其八幅书作,其中七幅作品书于1864-1870年间,即马德昭守卫西安及驻守潼关期间所书,《魁星点斗图》虽无时间,也应在此间,立碑当在此后到1938年完成整修碑林之前。可以说这是陕西人对其守护西安之功的褒扬与纪念,也是其书镌刻碑林之最重要的原因。
《马公祠》、《重修马公祠碑记》两则资料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对马德昭保卫西安情况的了解。可见秦人对马德昭的敬重,对其保城之功的怀念。当然其书法具有较高水平也是原因之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