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仿字画馆 |
电话: |
传真: |
邮箱:
admin@126.com |
地址:
北京荣宝斋大厦 |
|
|
| |
岭南画派传人作品的市场价格 |
发布时间:2014/4/19 | 浏览次数:370 次 |
“二高”接收弟子的最早记载及其详细情况目前无从查考,不过据记载,早在1919年,黄少强、何漆园、赵少昂等便师从高奇峰习画;翌年,张坤仪也师从高奇峰。1923年,方人定课余师从高剑父学画。1924年,高剑父在广州文明路定安里租一屋,原名“春瑞草堂”,与高奇峰同住作画,后从学者众,遂改名“春睡画院”,从此桃李满天下。也就是这一年,郑淡然拜师于高剑父门下。1925年,高奇峰在广州市府学西街创办“美学馆”授徒。“春睡画院”和“美学馆”的创立,使岭南画派的传人与日俱增,这种情况有点类似居廉开设“啸月琴馆”时的情形。
1933年,“岭南画派”的得力干将高奇峰病逝于上海,使“岭南画派”阵营的实力大大减弱。到了20世纪40年代,岭南画派的第二代传人已经成长起来,继承与发扬岭南画派高扬的革新传统的精神,成为这一时期岭南画派的主要发展趋势。1948年,陈树人病逝于广州,三年后(1951年),高剑父也病逝于澳门。这种格局的变化无疑使“二高”之弟子们从幕后走向前台,他们甚至一度成为岭南地区中国画坛之主流。
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政治形势的影响,“岭南画派”传人的活动区域分割成大陆与港澳两块。留在大陆的诸如方人定、何磊、黎雄才、关山月等,纷纷融入轰轰烈烈的国家建设洪流中,绘画大多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直到80年代以后,他们才完全以“岭南画派”传人的身份活跃于中国画坛,但这时离“二高一陈”当初所宣扬的绘画传统已经相去甚远了。而活跃于港澳的诸如赵少昂、杨善深、何漆园、叶少秉、司徒奇等人大多仍坚守阵地,延续“岭南画派”传统,与大陆遥相辉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双方交往频繁,合作举办画展、出版画集、传道授业,不减当年遗风。
关山月和黎雄才在广东任教于美术学院,弟子颇多,其作品受到岭南和港澳台藏家的普遍欢迎。目前,关山月的作品价格指数以16.0万元/平方尺位居“岭南画派”第二,每幅均价为30.5万元。在2005年嘉德拍卖中,关山月的《轻舟已过万重山》拍到了198万元。他的成交作品中超过百万元的有76件,超过千万元的有3件,其中,2010年在“海士德”拍出的1958年作《山村跃进图》手卷成交价高达3584万元。2011年,关山月的《大地回春》以及《月里横枝影》则分别以129.5万元及149.24万元售出。2012,关山月《红梅》以241.5万元的高价成交。可见,虽然“二高”的作品价值更高,但关山月、黎雄才比起一代岭南画派艺术家的作品更当代,在传承基础上有突破,普遍受岭南、港澳台地区的藏家欢迎。
相比关山月,黎雄才的作品拍卖指数上升更为明显。在2009年秋季拍卖中,他的作品成交均价达39745元/平方尺。其中,《登高观云》在北京诚轩拍卖中以97万元的高价拍出,《深谷搜胜图》也以46万元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中成交。2011年,黎雄才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的行情继续一路走高的趋势,其单幅价格大都上升至300万元之上。2011年秋拍上的《旭日苍松》,以747.5万元的高价成交。他的成交作品中超过百万元的有87件,超过千万元的有1件,目前最高价的是2012年在“世纪经典”以1610万元拍出的《万壑争流》镜片。
尽管以上两人的价格开始出现明显涨幅,但是,涨幅最突出的二代艺术家是赵少昂。2005年,其《松花月影图》在“广州艺拍”以605万元创该画派当时最高价纪录。从2010年开始,赵少昂作品就已经明显上涨,不到一平尺的作品卖到50多万,而此前的价格大约在10万左右。香港佳士得2012年秋拍,赵少昂的《雄心百兽惊》以602万港元成交,远远高于200万港元的估价。这预示着岭南画派在艺术品市场上的地位将继续迈向新台阶。
如今,岭南画派新一代的弟子更是光芒初绽。如杨之光、林丰俗、林墉、周彦生、方楚雄、陈新华、许钦松等第三代的岭南画家已进入市场,都相继步入了10万元每平方尺的艺术家行列。他们以不同的艺术视角和艺术表现形式推动中国画的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当代岭南名家书画早已瞩目于全国画坛,然而长时间以来,其在艺术市场方面相对滞后,无法确立与其学术相对等的地位。与北方同时代画家相比,岭南画派大师们的市场地位始终有距离,所以这些大师之作将是今后的市场热点。而在岭南画派中,“二高”的作品价值是高于关山月、黎雄才的,他们奠定了岭南画派中西融合的基调,而市场表现未和艺术价值成正比,因此,他们的作品还有很大的增值潜力。 |
|
|
|